非生产性投入改进了新创企业的经营效率吗?
2019-01-20分类号:F279.2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摘要】为了获取创业阶段所需的稀缺性生产资源,许多新创企业采取非生产性投入的策略,但依靠这种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创业的经营效率、解决新创企业所面临的成长困境,这是一个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以人均招待费来衡量新创企业的非生产性投入程度,结果发现:(1)非生产性投入对新创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了一种显著的倒U形作用,即新创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度的非生产性投入有助于改进其经营效率,但过度依赖这种非生产性投入将导致其经营效率的降低。(2)非生产性投入的倒U形效应还受到企业所处制度环境的修正,制度环境的恶化将弱化非生产性投入的绝对值效应,但却强化了非生产性投入的边际效应;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非生产性投入对经营效率的非线性作用逐渐趋于平坦,其边际效应显著下降。(3)产权性质对新创企业的非生产性投入效应起到了显著的制约作用,相对于非国有新创企业,国有新创企业对非生产性投入更为敏感,即同等水平的非生产性投入将对国有新创企业绩效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随着非生产性投入的不断增加直至超过某一临界点,同等水平的非生产性投入将对国有新创企业的绩效产生更大消极影响。
【关键词】非生产性投入 制度环境 产权性质 创业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037,71672105,71702094);; 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6110394);; 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2017-344)
【所属期刊栏目】外国经济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