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异色瓢虫体型大小和色斑类型变异与纬度的关系

2019-01-18分类号:S476.2

【作者】舒晓晗  赵日那  孟玲  李保平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体型大小不仅是动物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而且与动物的生活史、生态学和进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广布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地理种群间形态分化的规律。[方法]从全国纬度在28°(浙江龙泉)至45°(黑龙江哈尔滨)之间的区域采集异色瓢虫样本,测量雌、雄成虫体长及体宽和体积,并观察色斑类型,分析形态特征变异与纬度的关系。[结果]异色瓢虫成虫存在体型性二型现象,雌虫体型显著大于雄虫;雌、雄虫体型大小的差异随纬度升高而减小。雌虫体型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与贝格曼法则的预测不符;但雄虫体型随纬度上升而增大,符合贝格曼法则。种群中具有淡底色型色斑的异色瓢虫数量占优,具有暗底色型色斑的昆虫较少,暗底色型中黑缘型昆虫极少;具有淡底色型色斑瓢虫占比在高纬度地区略大于低纬度地区。[结论]异色瓢虫体型大小及色斑类型与纬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异色瓢虫  贝格曼法则  地理变异  体型性二型  体型大小  色斑类型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201200);;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07007X)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