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有害重金属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积累规律
2019-01-18分类号:S646.6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龙海市农业局 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添加试验研究了4种有害重金属铅、镉、汞、砷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以及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毛木耳的栽培过程中均会发生迁移现象,但迁移的量差异较大.在试验含量范围内,毛木耳对栽培料中汞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系数为0.817~2.346;对铅、镉、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1~0.256、0.027~0.607、0.215~0.457.根据栽培料和子实体中的铅、镉、汞、砷含量建立了4个吸收方程,分别为:y=1.926lnx-1.896,y=0.527 188/[1+EXP(1.340 6-0.327 281x)],y=10.172 1/[1+EXP(1.895 1-0.488 843x)],y=3.732 2/[1+EXP(3.106 8-0.426 570x)].根据回归方程可推算,当栽培料中铅、镉、砷的含量分别高于4.498、12.993、2.9 mg·kg~(-1)时,毛木耳子实体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而栽培料中的汞不得检出,才能保证子实体的汞含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关键词】白背毛木耳 重金属 迁移规律 富集系数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6B03);; 福建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项目(K83139295)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