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外来植物三叶鬼针草的入侵机制及其防治与利用

2019-01-15分类号:S45

【作者】尚春琼  朱珣之  
【部门】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摘要】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菊科入侵植物,严重危害农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特性、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入侵的生态效应、生物防治、植物修复作用和药用价值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入侵扩张机制、防治策略和应用前景。主要研究进展:1)三叶鬼针草强大的繁殖力、散布力,以及对环境因子变化表现出的较大表型可塑性是其入侵后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2)其水浸提液、叶片挥发物和根系分泌物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引起植株细胞破裂、结构变异。3)三叶鬼针草通过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土壤氮、磷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创造有利于自身生长的土壤微环境,形成一个自我促进的入侵机制。其中,丛枝菌根真菌还能改善三叶鬼针草的气孔导度和根系分枝状况,提高抗旱性。4)寄生植物和藤蔓植物可控制三叶鬼针草的蔓延,喷施甲磺隆、草甘膦等农药可对其进行灭生性防除。利用其他植物的化感物质开发植物源生物除草剂将来有望应用于三叶鬼针草的防除。5)三叶鬼针草在药物开发和修复镉、铅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关键词】三叶鬼针草  生物学特性  入侵机制  生物防治  植物修复  化感作用  药用价值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201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300466);; 江苏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635211204);;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6037);; 江苏省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JSPKLB201601)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