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死木皮下的南京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
2019-01-15分类号:S763
【部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长汀县林业局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
【摘要】【目的】南京隐翅虫是在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病死木皮下发现的隐翅虫新种,与小蠹、天牛等多种次期性害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跟随关系密切,具有作为媒介昆虫防治蛀干害虫的潜力。研究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成虫的食性及昼夜活动节律,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室内观察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通过人工饲养并结合口器解剖研究南京隐翅虫成虫的食性;应用"陷阱法"观察试虫的昼夜活动节律。【结果】南京隐翅虫幼虫为寡足型,口器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裸蛹,成虫体长1.5~2.0 mm,身体狭长平行,头、中后胸、腹部6~8节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分浅黄色。成虫喜食人为杀死的跳虫成虫、蝇科幼龄幼虫及天牛幼虫,对于小蠹科、象甲科、叩甲科、蚁科、蠼螋科的幼虫尸体表现出取食行为,试验过程中并未观察到捕食其他生物活体。室内南京隐翅虫成虫昼夜活动节律高峰期分别是8:00—11:00以及20:00—22:00。【结论】南京隐翅虫成虫为尸食性,其昼夜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较大。
【关键词】南京隐翅虫 形态特征 食性 成虫昼夜活动节律 森林昆虫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QN201701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03);;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资助课题(20140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6)1005]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