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和效率双重视角下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019-01-15分类号:TU986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布局现状,以2020年为优化时间结点,兼顾布局效率和布局均衡,首先以居民出行成本最小化为效率性目标,构建选址模型以对新增公园绿地进行选址;再以可达性差异最小化为均衡性目标,构建面积优化模型以确定公园绿地的合适规模。两种模型共同实现了公园绿地的布局优化。研究表明:(1)现状条件下,公园绿地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游憩需求,空间效率性和均衡性较低;(2)要实现本文的优化目标,需新增全市性公园绿地28座,共计1 100 hm2;需新增区域性公园绿地34座,共计868. 01 hm2;(3)区位选址模型显著降低了居民到达公园绿地的出行成本,人均出行成本由1 311. 24 m降低到了915. 93 m;(4)区位选址和规模优化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公园绿地布局的均衡性,使得公园绿地布局与居民人口比配达到均衡,居民至整体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系数由0. 71降低到了0. 54。
【关键词】公园绿地 均衡 效率 可达性 布局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7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摇篮计划项目(CUG13041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研立项(Y2017100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