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震区地表形变监测及震损物源估算
2019-01-15分类号:P315;P694
【部门】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Harokopio University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摘要】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引发的松散物质(即震损物源)剧烈迁移会给震区环境与安全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大量的震损物源加剧了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及湖泊淤积风险。获取震损物源的分布与数量,是减少灾害风险与保护湿地景观的基础。因此,利用DInSAR技术实施地表形变监测,基于形变数据,再结合光学遥感数据解译和实地观测,估算九寨沟景区震损物源,解析空间分布与数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在震中的西北侧造成了较大的沉降形变,在震中东南侧也产生了轻微隆起形变,雷达视线向形变量达-23~11 cm;景区震损物源呈带状分布,沿沟谷和道路较为发育,以五花海区域最为集中,估算数量达1. 658×10~5m~3。研究结果将为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防治及河湖湿地的绿色防淤提供支撑。
【关键词】“8·8”九寨沟地震 DInSAR 地表形变 遥感解译 震损物源
【基金】2017中国和希腊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14)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