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热消散技术的毛竹林蒸腾耗水估算

2019-01-15分类号:S795.7

【作者】顾大形  黄科朝  何文  周翠鸣  徐广平  曾丹娟  何成新  黄玉清  
【部门】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摘要】【目的】试验不同长度热消散探针(TDP)测量毛竹液流的可行性,分析年龄对立竹液流的影响,并据此对立竹液流进行尺度扩展,估算桂北毛竹林的蒸腾耗水,为区域毛竹林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和指导关键生态功能区植被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显微镜观察毛竹输水结构在竹壁上的径向分布。基于热消散方法,用5 mm和10 mm长度的TDP探针对1~2年生立竹和3龄以上立竹的基部液流进行连续测量,并同步测定环境因子。【结果】维管束在毛竹竹壁上不均匀分布,竹壁外侧维管束小而密,导管分化不完全,竹壁内侧维管束大而疏,导管分化完全,直径较大。10 mm TDP探针测得的液流密度显著高于5 mm探针,其平均液流密度是5 mm探针的4.03倍。在生长旺季的7月,基于10 mm TDP探针测量的1~2年生立竹正午液流密度显著高于3龄以上立竹,而在早上和傍晚二者基本相同。1~2年生立竹液流的平均日通量在测量生长季内均高于3龄以上立竹,二者的平均日液流通量分别为51.15和33.80 g·cm~(-2) d~(-1)。以立竹年龄和基径作为液流尺度扩展依据估测的桂北毛竹林日蒸腾耗水量在观测生长季内为0.01~0.72 mm·d~(-1),平均日蒸腾耗水量为0.31 mm·d~(-1)。【结论】10 mm长度的TDP探针较5 mm探针更适宜用于毛竹液流的测量。1~2年生立竹比3龄以上立竹具有更高的液流密度和日液流通量,因此年龄是毛竹液流由立竹到林分尺度扩展时除立竹直径外另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热消散  毛竹  年龄效应  尺度扩展  水分利用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10; 2015GXNSFBA139088; 2017GXNSFBA198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202; 41361057; 4140121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