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失衡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中国的证据
2019-01-15分类号:F812.2;F124
【部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诉求。基于此背景下,选择中国2000—2016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检验财政失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路径分析中,财政失衡的加剧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但纵向财政失衡的加剧会带来技术进步,而支出角度下横向财政失衡的加剧会带来技术效率改善;在地区差异分析中,财政失衡的加剧会带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但收入角度下西部地区横向财政失衡的加剧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此外,良好的制度环境因素能够降低财政失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最后,得出适度缩小财政失衡度可以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纵向财政失衡 横向财政失衡 全要素生产率 系统矩估计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创新驱动与辽宁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L18CJL00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改善营商环境与提升开放性经济水平互动研究”(L17AJY008);;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辽宁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WQN201725);; 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创新驱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研究”(LDQN2018011)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