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乡村地区社会空间建构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祠神祭祀空间“旗”的演成为中心

2019-01-10分类号:C912.4

【作者】台文泽  
【部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摘要】祠神祭祀空间结构的考察是理解乡村社会空间建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田野访谈、地方民间文献(碑刻、科仪书)及正史资料的系统剖析,呈现了以龙王神崇祀为中心的社会空间"旗"的演成轨迹:它最初源自明代边防军屯中的"旗甲",属于"军事型"国家基层区划,继而又在"清初改制"中变身为具有特殊政治经济功能的"民里化"基层行政区划,延至民国则在保甲制度推行中被取缔了作为国家基层行政区划的身份,从此成为纯粹的祠神祭祀空间。围绕这一嬗变历程的讨论与以往证实的明清以降祠神祭祀空间多源于明初建立的基层组织"里社"系统的研究结论形成了对比,揭示了长时间段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空间建构对国家军事型区划的继承事实及相关之变动,启示我们要更好地理解西北境内地域社会以祠神为中心的祭祀圈社会空间建构,既需要在动态的、长时间段的疆域史视域中特别重视国家制度因素的潜在性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国家制度与地方性、民间性因素作用关系的历史呈现与变迁。
【关键词】社会空间  乡村地区  民间信仰  祠神祭祀  基层行政区划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编号16LZUJBWZX0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