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探讨及框架设计——基于双重标准目标管理
2019-01-10分类号:F205
【部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决策有用"和"受托履行"不仅是自然资产统计要达成的目标,也是国家实施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及环境补偿追责的要求。十八大召开后,自然资源的整合及离任干部的审计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发展。本文立足于自然资源资产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其构成出发,以资源增值、信息传递、生态修复为立足点,结合我国特有的自然资源,基于双重目标要求论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目标及框架设计。在对自然资源报表研究的同时,通过对自然资产、负债概念的新内涵,强调资产相对独立性,即经济价值与潜在的生态效益;负债的过去性及或有性,即因资源过度开采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和潜在的生态成本、补救成本、修复成本。最后,借鉴SEEA2012并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具体情况,不仅从实物计量出发,更结合价值度量,来论述其框架设计、构成要素及编报方法。
【关键词】报表编制 自然资源核算 双重目标管理 SEEA2012
【基金】黑龙江省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项目“黑龙江垦区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A07);;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度研究”(项目编号:DSGB201711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垦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7-Y79)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通讯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