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与基层善治

2019-01-10分类号:D422.6

【作者】黄丽芬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通过对农村不同公共品供给方式实践的考察,发现了两种不同的供给理念。作为一种典型的"输入"式供给方式的项目制,因为忽视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导致资源浪费和治理失效的问题;成都市推行的公共服务资金政策,通过将决策权下沉到议事会的方式,实现了公共品供给方式从"输入"到"嵌入"的转变。研究发现,普惠性的资金分配和弹性化的使用规则、需求表达和组织回应的制度化、村庄治理资源和治理手段的组织吸纳、群众参与和基层监督机制这四个层面的实践机制保证了公共服务资金具备公共性、权责性、合法性和透明性四个基本特征,从而体现了基层善治的基本要求,是善治理论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基层善治  公共品供给  村庄治理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社科司函[2014]177号);;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大委托项目(16ZZD046)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