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世界银行跨境贸易便利化框架下的北京实践

2019-01-09分类号:F752.5

【作者】刘登攀  
【部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的复杂局面,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出现,中国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于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北京市以世界银行指标体系框架为基准,深入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起到了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其中存在的不足:时间上,在口岸货物周转流程,信息化程度,海关的申报手续、单证、异常问题处理机制、查验流程、审批流程透明度,口岸运行主体企业的分拨流程、安检及分拨设备配备管理、信息化程度、夜间及节假日分拨等方面存在问题;费用上,在收费透明度、下游企业议价能力、地面服务费、分拨费、仓储费和查验费等方面存在问题。总体来看,跨境贸易方面改进的空间依然很大,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海关为中心,推进监管模式创新;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中心,提高通关全流程信息化水平;以跨境贸易企业为中心,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在组织好企业的基础上畅通企业反映问题的通道,充分发挥企业在跨境贸易便利化治理方面的关键作用;以推进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心,形成具有活力、效率、开放、便利等特征的口岸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口岸价格形成机制、企业信用考核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世界银行  营商环境  跨境贸易便利化  北京实践  通关效率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