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碳源添加方式对海水生物絮凝系统启动效率的影响

2019-01-09分类号:X714

【作者】柳泽锋  罗国芝  谭洪新  蒙浩焱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合理地添加碳源有利于生物絮凝系统的构建。为快速完成海水生物絮凝系统启动,在盐度为30的生物絮凝系统启动阶段探究了3种添加碳源(葡萄糖)方式对启动效率的影响。第一种在实验初始时一次性添加葡萄糖到生物絮凝系统中,使碳与总氮质量比达到15以上;第二种在系统运行的第1~10天,每天加入A组所添加葡萄糖总量的10%,此后若氨氮(TAN)上升至1 mg/L以上,则按照C/TAN为6来添加葡萄糖;第三种每天按照C/TAN为6来添加葡萄糖。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的氨氮在实验期间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亚硝酸氮和硝酸氮均有明显积累,但在系统运行第59天时降至最低水平。3组系统中絮体的胞外聚合物和粗蛋白等营养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絮体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组生物絮体的主要优势菌群都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持续添加碳源能够丰富生物絮凝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实验进行第55天时,3个处理组的生物絮凝系统启动完成。实验表明:在启动初始阶段以DOC/TN为15的比例添加葡萄糖及在系统运行期间按DOC/TAN为6的比例添加葡萄糖能够更好地形成生物絮凝系统。
【关键词】生物絮凝养殖系统  碳氮比  碳源添加方式  胞外聚合物  细菌群落
【基金】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6DZ2281200)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