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稳定通胀和产出吗?——基于DSGE模型的研究
2019-01-05分类号:F822.0;F812.0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摘要】科学评价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绩效,应将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考虑在内,并准确揭示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机制。为了刻画更逼近现实的经济结构,本文考虑中国经济的拇指规则消费者、粘性价格和扭曲税等非李嘉图主义特征,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一般均衡结构模型。基于中国季度数据实证估计模型发现,拇指规则消费者比例为52%,可以解释48%的总就业,每期调整价格的企业为34%,其中39%选择对上期通货膨胀价格指数化。笔者在对数线性NK-DSGE模型框架内考察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产出和通货膨胀绩效发现,中国实证估计的财政自动稳定器形式的财政政策规则能提升福利,政府支出相对于税收规则在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性效果方面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政府支出的资源撤出效应、净个人所得税影响拇指规则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薪酬税楔子影响拇指规则消费者真实工资以及非线性惯性货币政策规则的交互作用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传导机制。通过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首先,无论货币政策、政府支出还是税收规则,惯性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拇指规则消费者的存在会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提高税收楔子规模倾向于改进反周期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财政货币政策 粘性价格 拇指规则消费者 扭曲税 DSGE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绩效评价和政策设计: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视角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和政策意涵”(71273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财政分权、政府间经济职能分工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生成机制、实证检验与改革方略选择”(71873024)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