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视角
2019-01-01分类号:F127
【部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目前,东北地区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问题凸显。基于此,本文将经济结构划分为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城乡分配结构,并构建了经济结构增长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2003-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要素投入结构中,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而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2)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增长效应,而扭曲的产业结构、失衡的城乡分配结构以及投资消费结构产生负增长效应。(3)部分经济结构要素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城乡分配结构具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中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结构调整时,应该注意区域间的联动机制,对不同的结构要素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稳步回升。
【关键词】经济结构 增长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东北地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空间计量视角下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16BJL032),项目负责人:谷国锋;;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重点培育项目“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研究”(16ZD007),项目负责人:谷国锋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