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流视角下中国铁路交通联系空间模拟与格局解析

2018-12-29分类号:F532

【作者】王海江  苗长虹  李欣欣  
【部门】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摘要】基于"流空间"视角,借助GIS空间分析法,建立交互式的空间联系网络,对近域联系下城市间交通联系进行空间趋近模拟,深度解析全国铁路交通联系的空间分布与集聚格局。通过对列车运营线路上各城市间的近域联系路径进行空间选取和逐次连接,采取类似"裁弯取直"式的空间趋近模拟方法,完整模拟出各车次列车的运营路线,实现对铁路交通实际运营路径的空间刻画。基于7 000余车次的巨量客运数据,构建了全国地级城市间交互式的铁路客运空间联系网络,进而清晰展现了全国铁路客运联系空间分布与区域集聚图景。研究显示,全国铁路交通联系以纵横向铁路主通道为基本骨架,以国家及区域中心城市为联系核心,以各级城市群为主要联系方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形成高铁时代"三群鼎立"这一基本空间架构,但高铁发展依然呈现以京广线为界"西冷东热"的空间分布态势。细分车次类型来看,全国铁路交通联系基本格局是以普速列车为本底,K字头列车为框架,G字头高铁为骨架,高速铁路为主通道,高铁与动车互相补充,高速与普速协同发展。
【关键词】铁路交通  客运  流空间  空间模拟  空间联系  大数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33、41430637);;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6-YXXZ-19);;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2017-CXRC-013);;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CXTD-04);;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T2018-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