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对大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大麦蚜虫抗药性监测
2018-12-28分类号:S435.123
【部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明确沼液施用对大麦上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大麦蚜虫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田间防治大麦蚜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灌施的方法将沼液应用于大麦田中测定对大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大麦蚜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沼液在低用量的情况下,随着施用量(N1~N4处理)的增加,小区内蚜虫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与不施任何氮肥处理(CK)相比,N1、N2、N3处理区大麦蚜虫数量显著减少;在所有的处理中,仅施用氮肥(尿素)处理区(CF)的蚜虫数量最多,说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抑制大麦蚜虫的基数。麦长管蚜(大麦为寄主)对于6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氧乐果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15. 9倍),对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低水平抗性(8. 5和6. 0倍),对乙基多杀菌素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3. 8倍),对于氟啶虫胺腈和啶虫咪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沼液与吡虫啉混用后对蚜虫的毒力显著性提高,增效比达到4. 6倍;氧乐果与沼液混合使用也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达到2. 3倍;沼液与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混用后增效比分别为1. 5和1. 6倍;与啶虫脒混用未发现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麦长管蚜对多种杀虫剂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沼液的合理使用以及与杀虫剂的混用能够有效控制大麦蚜虫的发生。
【关键词】大麦蚜虫 抗药性 沼液 防效
【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6)1003]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