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向和种植方式对成熟期玉米叶片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8-12-28分类号:S513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良玉99目前是我国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的紧凑性高产玉米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吉林种植区域的高产潜力,开展了行向和种植方式两者相配置的田间试验,在南北行向、东西行向和南偏西20°3种行向下,采取3种不同种植方式,研究不同行距行向组合对成熟期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cm+40 cm行距种植下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模式;南偏西20°行向玉米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低于东西行向;南偏西20°行向种植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其他2种行向高;南偏西20°行向玉米穗位叶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南北行向,但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低于南北行向;南偏西20°行向玉米下部叶片脱落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行向。说明玉米叶片在生育后期受到行向的影响要大于行距,高光效种植方式更有利于延缓玉米叶片衰老。
【关键词】玉米 行向 宽窄行 衰老生理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101155JC);; 吉林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2015SYHZ0031);; 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项目(IGA-135-04)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