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2种砧木对甜樱桃嫁接口解剖结构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2018-12-28分类号:S662.5
【部门】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讨"红皮"樱桃对甜樱桃接穗的生理影响,以期为贵州本地樱桃砧木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本地野樱桃一年生"红皮"和"青皮"实生苗为砧木,分别嫁接"曙光"甜樱桃。观察嫁接口的解剖结构,同时比较接穗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结果】嫁接120 d后,"红皮"砧嫁接口离层消失,维管束形成,愈合较好,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小;嫁接165d后,红皮"砧幼苗生长迅速,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嫁接240 d后,"红皮"和"青皮"砧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21.43和15.87μmol CO_2·m~(-2)·s~(-1),两者差异显著;气孔导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红皮"砧幼苗最大值为0.74mmol H_2O·m~(-2)·s~(-1),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0.39 mmol H_2O·m~(-2)·s~(-1))。【结论】综合"红皮"砧嫁接口愈合较好、幼苗生长迅速、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光合速率较高等表现,初步确定"红皮"樱桃适宜在贵州地区作为甜樱桃砧木。
【关键词】甜樱桃 砧木 解剖结构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520];;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黔科合人才(2016)4010];; 贵州省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6)745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