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比较分析

2018-12-28分类号:S512.1

【作者】郑建敏  罗江陶  万洪深  李式昭  杨漫宇  李俊  杨恩年  刘于斌  蒲宗君  
【部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充分地利用优异种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来源于文献资料、审定公告和区试总结中的相关数据,将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的系谱、产量特征和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川麦44的育种贡献及其与衍生品种的特征差异。【结果】川麦44在9个衍生品种中的细胞核遗传贡献率为47. 22%,细胞质遗传贡献率为55. 55%,衍生品种除有来源于川麦44的簇毛麦、硬粒小麦血缘外,还有来自黑麦、人工合成小麦等的遗传背景,衍生品种原始亲本数远多于直接亲本,遗传构成来源复杂。产量比较分析显示,衍生品种区试平均产量达5852. 59 kg·hm~(-2),比川麦44区试平均产量增产15. 11%(768. 34 kg),衍生品种的产量水平提升明显。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川麦44品质指标达中强筋类型,衍生品种为中筋或弱筋类型;弱筋类型中含优质弱筋小麦2个,膨化专用弱筋小麦1个。【结论】川麦44在衍生品种中的育种遗传贡献大。实践证明,在四川省高温、高湿、弱光照生态条件下利用川麦44为亲本,能够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是育种利用的优异亲本。
【关键词】小麦  育种  遗传贡献  产量  品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683);;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NYZ0012);;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项目(2016ZYPZ-016);; 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30);;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优秀论文基金)(2015LWJJ-003);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青年基金);;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资助项目(2014TD0014)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