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2018-12-26分类号:S792.99
【部门】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创新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东京野茉莉 种子休眠 休眠解除 低温层积 赤霉素
【基金】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六合野茉莉苗木高效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lysx[2014]2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