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2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麓耕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8-12-26分类号:S158

【作者】万盼  胡艳波  张弓乔  王宏翔  李录林  王鹏  惠刚盈  
【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便了解土壤质量状况,为实现不同植被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陇山山麓区移栽至耕地(前期种植柴胡)后生长3年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苗木土壤为对象,并以长期种植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耕地作对照,采用对比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种人工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层(0~10、10~20和20~30 cm)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小于柴胡耕地,除0~10 cm土层有机质外,其余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速效钾均显著大于柴胡地(P 0.05)。2)2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表聚现象",即养分含量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减趋势;而全钾含量在2种植被类型下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增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磷是影响油松苗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而全氮和全磷是影响柴胡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且土壤养分综合得分表现为油松地(1.467)<柴胡地(1.504)。可见,油松人工苗明显地降低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长期栽植将会导致土壤养分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在大苗培育期间要因土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尤其需要及时补充土壤有机磷肥;而对柴胡耕地也应该补充有机氮肥和磷肥。这些结论可为小陇山山麓区域耕地进行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山麓耕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小陇山林区  甘肃省东南部  油松  柴胡  主成分分析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20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项目(CAFYBB2017MB039)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