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2018-12-26分类号:C912.82
【部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摘要】古徽州地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梳理、GIS空间分析、地统计等方法对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进行解构。传统村落外部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网络状和枝状发展特征,规模上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与等级性,形态上趋于均衡分布。在内部空间序列上,揭示了传统村落的核心空间、街巷空间、水口空间、滨水空间的组织规律,发现传统村落的发展深受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结构、天人合一思想、深厚的宗族观念等影响。最后,基于特征认知,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组织与自然环境、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传统村落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空间演化 核密度估计 驱动机制 古徽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0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