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12-25分类号:F323
【部门】许昌学院商学院
【摘要】[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揭示其动态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使用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了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动态演进,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中国农业TFP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下降是阻碍其增长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表明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技术效率普遍恶化,而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显著;农业金融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对中国农业TFP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农业TFP则产生了阻碍作用,农村人力资本则对农业TFP产生的正效应不显著。[结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省份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 Kernel核密度估计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冗余资源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2015BZH00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及对策研究”(2018-ZZJH-504);;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互动关系研究”(19A630027);; 许昌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