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民族贫困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2018-12-25分类号:F592.7;F327

【作者】刘红梅  杨素丹  夏凯生  杨素婷  
【部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财经商贸系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贫困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研究贫困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对掌握当地乡村旅游空间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IS技术、网络拓扑分析法和点—轴系统理论,分析了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优化路径。[结果](1)区域尺度上,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开发不充分,呈现中部—南部—北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休闲观光类处于主导类型,资源类型开发不充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县域尺度上,6区县间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明显,酉阳领先于其他区县;(3)空间关联方面,β指数为1. 01,γ指数为0. 34,Ai指数的平均值为76. 21km,平均径路长平均值为9. 28,表明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交通网络的连接度、通达度整体偏低,路网密度低;(4)结构优化方面,构建了渝东南"三级节点、两级轴线、两大板块"的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系统。[结论]渝东南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开发不平衡、不充分,应尽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充分挖掘整合特色资源,培育打造"点""轴""面"相结合的旅游空间体系,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推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空间优化  渝东南  民族贫困山区
【基金】重庆市黔江区科技计划项目“濯水古镇传统建筑文化基因挖掘及其应用研究”(黔科计2016002-02);;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GIS技术的渝东南乡村旅游时空格局与优化策略研究”(KJ150450);;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研究”(2016ZDWT04);; 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大应用项目“重庆旅游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2017ZDYY3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