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质颚的东、黄海头足类种类科类判别研究
2018-12-24分类号:Q959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实验室
【摘要】角质颚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是头足类分类的良好材料之一。根据在东黄海采集的分属3个科6个种类样本(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c、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和长蛸Octopus variabilis),通过测量其角质颚的形态参数,对不同科类的角质颚进行判别分析,并将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中国枪乌贼和虎斑乌贼的角质颚参数原始数据分别大于杜氏枪乌贼和神户乌贼,而标准化后的结果正好相反;短蛸的角质颚参数无论在标准化前后均大于长蛸;在角质颚原始数据中选出10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下脊突长、下翼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三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2.8%;在角质颚标准化数据中选出7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胴长、下侧壁长/胴长、下翼长/胴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三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8.1%。由此可见,对角质颚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更够有效地提升判别正确率。
【关键词】头足类 东黄海 角质颚 判别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SFC4147612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10277);; 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OF 2018-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