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汕头南澳-东山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特征

2018-12-24分类号:Q948.8

【作者】柯志新  陈丹婷  谭烨辉  刘华健  刘甲星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根据2014年9月(秋季)、12月(冬季)、2015年4月(春季)、2016年7月(夏季)在南澳岛与东山岛之间的近海海域进行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该海域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0.37~14.9μg/L,平均值分别为:夏季(8.2μg/L)>秋季(4.9μg/L)>冬季(1.52μg/L)>春季(1.47μg/L)。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波动范围为0.6~45 mg(C)/(m~3·h),平均值分别为:秋季20.3 mg(C)/(m~3·h)>夏季18.2 mg(C)/(m~3·h)>春季14.4 mg(C)/(m~3·h)>冬季5.6 mg(C)/(m~3·h)。水柱初级生产力变动范围为14.1~3066.6 mg(C)/(m~2·d),平均值分别为:秋季1034.2 mg(C)/(m~2·d)>夏季715.5 mg(C)/(m~2·d)>春季453.4 mg(C)/(m~2·d)>冬季133.8 mg(C)/(m~2·d)。除夏季外,整个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夏季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浓度都较高,在南澳岛的南面出现一个叶绿素a的低值区。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性较差。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与营养盐浓度在春季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在其他季节相关性不强。氮营养盐在春季和秋季可能是南澳-东山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为获得较好的渔业增养殖效益,应该根据初级生产力现状对该海域的养殖品种和规模进行合理规划。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南澳岛  渔业资源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58,41806198);;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17FY2014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