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空间布局:形态、动因与优化
2018-12-21分类号:G718.5
【部门】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空间布局结构合理与否,事关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的题中之义。通过对我国现有高职院校的布局形态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高职院校的布局呈现区域覆盖面广、"扎堆"现象突出、区域内部差距明显的特征;在微观层面,高职院校的布局呈现地市覆盖率高、省会城市一家独大、东西部城市冷热不均的特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所有可能影响高职院校布局的因素分析发现,15岁以上人口数和企业数是影响高职院校布局形态最显著的两个动因。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职院校的布局,应全面统筹,兼顾短板;政策引导,自我优化;区域合作,打破壁垒;内涵为先,特色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空间布局形态 多元线性回归 优化路径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差异化内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4BGL209);; 天津市教委重大攻关项目“京津冀教育协调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H2-004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