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评价省思:场域特性、价值趋向与制度构建——兼议一流学科建设评价
2018-12-20分类号:G644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当学科身处学术共同体与科层制组织二维空间时,学科评价便游离于行政与学术的二维坐标体系,二维场域内学科评价语境、主体、目标、方向、逻辑、标准及方法具有显著差异。当前,中国式学科评价呈现出行政场域强势介入与学术场域日渐式微相互嵌套的格局,从而抑制着学科建设主体的能动性及学科建设实践的创新性。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符合学科组织根本特性及学科发展客观规律。因此,遵循学科动态性与综合性特征,构建成长性评价模型;创新过程管理,彰显"学科人"话语权;发挥第三方力量,弱化行政管控性成为一流学科建设评价制度设计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学科评价 行政思维 学术逻辑 成长性评价 一流学科建设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JYC001);;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1706855035)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