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人工礁区内5种恋礁鱼类的声学标志跟踪
2018-12-20分类号:S953.1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海洋局南海标准计量中心
【摘要】为了解人工鱼礁区鱼类的活动特点及使用超声波遥测方法进行人工鱼礁区鱼类研究的可行性, 2017年7月7日至9月8日于防城港人工鱼礁区利用Vemco定位系统(Vemco position system, VPS)对5种北部湾沿海常见的野生恋礁性鱼类共9尾[体长(21.7±3.8) cm,体重(314±186) g]进行超声波标志遥测跟踪。结果表明, 9尾鱼中的3尾定位效果较为理想(1749~9591个定位结果),活动范围较小,其中100%最小凸多边形(minimum convex polygon, MCPs)范围为12687.6~17123.2 m~2。而50%和95%核心利用分布(Kernelutilizationdistribution,KUDs)范围为5788.1~8708.9 m~2和10240.5~16463.7 m~2。另6尾鱼未取得理想的定位效果(0~14个定位结果),接收机接收回的定位数据可以被检测,表明鱼依然在礁区附近活动。在游离检测范围28~51 d后又有信号返回,说明样本鱼对人工鱼礁环境有一定的偏好性,研究期间样本鱼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深度变化规律,在15:00~22:00时段活动深度相对较浅,主要集中于人工鱼礁礁体上方(距水底5 m以上)。研究表明,应用超声波遥测技术可以了解鱼类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活动特点,可作为鱼类研究的有效手段加以应用。
【关键词】鱼类活动 超声波遥测 人工鱼礁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 防城港钢铁项目渔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01-154);; 农业财政项目南海海洋捕捞生产结构调查(64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