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评价——基于关联型网络DEA方法的测算与分析
2018-12-18分类号:F832.35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数学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与恢复"三性"(1978—1992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行社脱钩"(1993—2002年)、新时期深化改革(2003年以来)三个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有了较大改善。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过程,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总效率受到经营活动和支农活动的共同影响,进而基于两阶段关联型的网络DEA方法 (KH模型),对农村信用社1986—2016年的支农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主要受农村信用社利用涉农贷款服务"三农"的支农活动效率影响,且支农效率水平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分化较为明显。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支农效率 网络DEA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式分权、城乡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批准号:716032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式分权下的城乡要素配置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6YJC790101);; 西北大学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制度变革、要素重置与农业现代化研究”(编号:17ZX03)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