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GE双标图的高粱品种产量及其稳定性分析
2018-12-15分类号:S514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辽宁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要】利用GGE双标图法对2012~2013年在沈阳地区种植的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高粱品种的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解析,从而为这些高粱品种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个高粱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p<0.05)。铁杂17的千粒重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8.0g和71.9%,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的表现较好,其次是铁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而辽杂11在穗粒数(7895粒·穗-1)、收获指数(0.67)和生物产量(278g·株-1)的综合表现上最好。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吉杂127和辽杂39产量稳定较好,但产量低于平均水平;龙杂11产量及稳定性表现较差。高粱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收获指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与千粒重正相关,与穗粒数负相关。在沈阳地区,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具有较高产量及稳定性。
【关键词】高粱 产量 产量稳定性 GGE双标图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06);;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2014271);; 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15K-02)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