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2018-12-15分类号:S662.2

【作者】董胜君  陈建华  刘立新  刘明国  吴月亮  夏泽臻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辽宁省喀左县林业局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表型性状多样性,本研究通过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国内外125个不同种源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的51个表型性状。结果表明:供试西伯利亚杏无性系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19个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0.27,3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0.18。不同种源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0.26)>辽宁(0.25)>俄罗斯(0.17),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辽宁(0.18)>俄罗斯(0.1)。数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1.93)大于质量性状(0.67)。相关性分析表明,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性状中有23对性状间的相关系数>0.707。单果重与果长等15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受果实性状的影响最大;单核重与核宽等20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仁重与仁宽等22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核重和单仁重受核、仁性状的影响最大。出核率与单果重等7个性状、出仁率与单核重等7个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分别受单果重、单核重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将125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分为6类:A类出核率高;B类出仁率高;C类花冠径小;D类核壳薄,出仁率、出核率较高;E类核壳厚;F类果实大,果肉厚。聚类结果反映出地理种源特点和表型性状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9.90%。综合3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1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数量性状,依次为果长、果宽、果厚、果肉厚度、核长、核宽、核厚、仁长、仁宽、单核重、单仁重。
【关键词】西伯利亚杏  种源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多样性
【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辽[2015]TG01)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