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2017年扬中市江岸冲淤遥感监测及古河道塌江分析
2018-12-15分类号:TV147;P237
【部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江心岛沿江地区的泥沙淤积、水流侵蚀以及江堤坍塌对江心岛面积形态、滩涂围垦、航道变化、河口生态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干流第二大江心岛——扬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监测了1973~2017年沿江区域冲淤变化和塌江区域,结合多种资料分析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 1973~2017年扬中市沿江地区冲淤变化分3个阶段,不同阶段淤积和冲蚀特点鲜明;(2)经过经纬度定位,扬中市塌江区域发生在1930年扬中市主岛太平洲右侧两个江心岛之间的夹江与西南—东北向的一条古河道的交汇处;(3)塌江事件与常规水流冲刷无关,古河道出口被堵形成水压,沿江区域江底"深槽"引发"旋流"掏空底部泥沙,加上汛期后江水下泄,内外压力差加大直接引发塌江。
【关键词】江心岛 冲淤 古河道塌江 遥感 扬中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1);;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804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