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重庆市钢铁存量估算及驱动力分析

2018-12-14分类号:F426.31

【作者】刘仟策  刘立涛  刘剑  李胜功  白晧  刘刚  
【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南丹麦大学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摘要】钢铁存量的准确估算可为预测钢铁需求量、理论报废量、制定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重庆市全行政区面积为研究边界,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估算了1985—2014年重庆市钢铁存量及其行业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的钢铁总存量及人均存量在过去30年间分别增长了10倍和12倍,于2014年分别达到0.59亿t和1748kg/人;在钢铁存量的行业分布结构上,建筑钢铁存量的历年占比均达到50%以上,该结果与邯郸市、美国纽黑文市的钢铁存量行业分布模式相似。基于钢铁存量的估算结果,本文利用IPAT模型对重庆市钢铁存量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是重庆市钢铁存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最强劲的驱动力,而技术的负向作用表明,重庆市未来对钢铁的需求将降低。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  钢铁存量  自下而上方法  IPAT方程  驱动力分析  重庆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8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3000150015)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