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转型、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2018-12-11分类号:F239.4
【部门】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本文以2010—2014年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审计师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审计师的个人层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单个审计师如何分配其关注度以及背后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当审计师同时参与多个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时,对于客户存在区别对待的现象,即审计师会对其客户投入不同的关注度。这一现象主要由声誉理论解释,而与上市公司支付审计费用的水平无关,即薪酬理论的解释作用较弱。具体来说,在声誉理论下,审计师对于相对规模较高和相对规模中等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相同,审计质量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相对规模较低的客户,审计师投入的关注度显著低于前两者,因此相对规模较低客户的审计质量也显著低于前两者的审计质量。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上现象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任职时间较短的审计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但与事务所是何种性质无关。
【关键词】审计师 声誉 审计费用 事务所转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交媒体的情绪波动与股价行为研究”(项目编号:71702056);;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经济转型背景下福建省取消GDP考核的经济后果研究”(项目编号:FJ2018C03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独立董事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闽企的经验证据”(项目编号:JAS170252)
【所属期刊栏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