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上海市外资研发机构的空间演化及区位因素

2018-12-03分类号:F832.6

【作者】何舜辉  杜德斌  王俊松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摘要】在总结上海外资研发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其空间布局演化规律及区位因素,可为城市空间规划与研发产业布局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全域分散化趋势明显:距中心城区10~20 km范围的近郊区是外资研发机构分布的峰值圈层,随着时间推移,分布点向外围圈层扩散,中心城区集聚的倾向不显著。同时基于街道和区县统计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化。(2)局域聚焦特征显著:在不同方位形成少数不同等级的集聚区,即"张江—金桥—外高桥"东部集聚区、以漕河泾为主的中部集聚区、"紫竹—莘庄—闵行开发区—松江工业区"西南集聚区、"安亭—嘉定工业区"西北集聚区。从时序上看,这种多极引领的簇群式空间组织模式相对稳定,其中张江、漕河泾和紫竹园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同时集聚区交通指向性明显,依托主干道与地铁交通网形成互动联结。(3)计量回归结果表明,传统区位因素(地租成本、交通通达性、资源要素)、集聚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外资研发机构区位决策具有正向影响,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规模机构影响有所差异。归结起来,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空间演变机制亦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作用机制。
【关键词】外资研发机构  集聚  郊区化  区位决策  上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08)~~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