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2018-12-03分类号:F424;F719
【部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摘要】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要素价格上涨与环境规制趋紧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14BJY081);;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基础、理论体系与中国实践研究”(17BZLJ05);;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能转换研究”(18RWZD1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