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2018-11-28分类号:S513;S565.2

【作者】原小燕  张云云  符明联  陆建美  王建丽  罗金超  刘珏  赵凯琴  田正书  
【部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砚山县经济作物推广工作站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目的】探索适宜云南的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最佳种植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间作带型、种植密度及宽窄行种植方式对单/间作体系玉米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相对于普通匀垄种植模式,宽窄行种植均能提高单作玉米及花生产量,且对玉米产量促进效果更显著;玉米花生在不同的间作带型及不同的种植密度下,多数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合理的间作带型及适宜的种植密度是保证该间作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玉米花生采用2∶4间作带型,玉米种植密度与单作相同(7. 69万株/hm2),宽行行距0. 9 m,窄行行距0. 4 m,间作优势最大;间作系统中的优势作物产量对总产量影响较大,不同间作带型及种植密度均能影响单/间作系统中玉米花生产量,且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更大,间作带型对花生产量影响更大,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花生在2∶4间作带型产量较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最适种植模式为玉米花生采用2∶4间作带型,玉米种植密度与单作相同(7. 69万株/hm2),宽行行距0. 9 m,窄行行距0. 4 m,花生密度比单作适当降低,可获得较高复合产量,间作优势最显著。
【关键词】玉米  花生  间作  种植密度
【基金】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项目(2017HB086);; 云南省创新团队(2017HC02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