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视界中的公孙龙
2018-11-25分类号:B225.4
【部门】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康有为怎样看待先秦诸子的内在联系?他的看法对20世纪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有怎样的意义?学术界尚无系统的说明。研读原著可知,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公孙龙纳入了视野。总的说来,与对思想的关注、挖掘和诠释相比,他显然对公孙龙的学术身份或学派归属和传承谱系更感兴趣。康有为视界中的公孙龙,在思想传承的梳理中竟然拥有了名家、墨家、儒家以及孔子后学等多种身份。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康有为视界中的公孙龙并非只限于公孙龙本人的学术身份和学派归属,也不只关乎公孙龙一人在近代的命运,它更启发后人对诸子百家的内在联系产生某种联想。这种联想,不仅有助于领悟康有为的名家观、墨家观、儒家观和孔学观,更有助于理解尽管诸子百家处在分化运动中,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却依然存在。
【关键词】康有为 公孙龙 近代哲学
【基金】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博士生必修课《中国近代哲学》与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模式研究”(JGXM_YJS2018012)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