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1,1)模型的中国小杂粮种植面积预测分析
2018-11-22分类号:F326.11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小杂粮在调整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结构以及改善膳食营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科学预测全国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可为国家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稳定小杂粮市场定价、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近20年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数据,建立灰色GM (1,1)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中国小杂粮的种植面积。[结果]该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1级,可用于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中长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我国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处于下降的态势。[结论]我国小杂粮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对我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长期看,为了扭转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下降的局面,要从政策导向、产业扶持(基础设施、补贴、信贷优惠)、科技支撑(良种引入、种植技术)、仓储以及市场等方面发力,从而保障我国小杂粮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杂粮 种植面积 GM(1 1)模型 预测 种植业结构调整
【基金】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专项“农业监测预警与信息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技术创新团队”(CAAS-ASTIP-2018-AII-02);; 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2017年创新人才项目“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