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以来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2018-11-22分类号:P343.3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 俄罗斯科学院水问题研究所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陆地水文系
【摘要】水位变化作为湖泊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动态反映,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在自然变化与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过去100多年水位表现出较大的年内、年际和多年变化。贝加尔湖水位变化与入湖径流量变化密切相关,与贝加尔湖最大支流色楞格河的径流量变化较为一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人类活动对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变暖条件下耕地面积扩张和灌溉用水增加导致贝加尔湖流域用水增加,使得入湖径流量减少,贝加尔湖水位下降;另一方面,1958年伊尔库茨克水电站投入运营之后,贝加尔湖水位变化受到了安加拉河水位顶托的影响。在下游水电站人为调控影响下,贝加尔湖年平均水位升高,年内水位波动幅度增加,年最低和最高水位出现日期推迟。地处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敏感区的贝加尔湖,其水位变化对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因此,探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贝加尔湖的水位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贝加尔湖 水位 气候变化 伊尔库茨克水电站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2017FY101302,2017FY10130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No.XDA2003020101);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7-4)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