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重构与房价调控长效机制建设
2018-11-16分类号:F299.23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以往政府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并且从重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视角提出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本文构建了以中央政府为委托人、以地方政府为代理人、包括促增长和控房价两项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往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逻辑在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侧重于经济增长,忽视了对房价的考核,导致地方政府缺少控房价的激励。不仅如此,在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压力时,中央政府本身也缺乏控房价的激励,导致其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置信性,这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控房价的激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两点建议:一是将房价增速纳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并且注重体现"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二是中央政府应该将房价调控独立于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央政府控房价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置信性。
【关键词】激励机制 长效机制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因城施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债务—通缩’风险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的定量研究”(批准号716032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批准号7170317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管声音具有市场价值吗——基于中国3C会议的分析研究”(批准号18YJC7902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