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基于网络分析的中美比较研究
2018-11-15分类号:F426.6;F752.62
【部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关键词】光电设备制造业 出口 经济利益 环境成本 中国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出口贸易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研究”(17JDYJB0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9172015)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