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蒙古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2018-11-15分类号:S917.4

【作者】张化浩  谢桢桢  胡良雄  张小谷  
【部门】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运用传统形态度量、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和几何形态学等3种鱼类形态分析方法,结合多变量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几何形态变形网格图分析,以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作对照,对鄱阳湖流域5个野生群体(南北港群体、新妙湖群体、青岚湖群体、庐山西海群体和章江群体)和1个南昌市养殖群体,共499尾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样本的形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判别分析,在3种形态分析方法中,几何形态学方法判别正确率最高,达93. 99%。聚类分析显示,南昌市人工繁育养殖群体相对独立,其次为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鄱阳湖流域5个野生群体聚类在一起,表明南昌市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体侧形态有较大差异,鄱阳湖流域野生群体与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有一定的差异,鄱阳湖流域各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相对较小。几何形态变形网格图显示,鄱阳湖野生群体与丹江口水库野生群体、南昌养殖群体间的差异主要在体高和头部区域(特别是颏部),鄱阳湖流域各地理群体形态差异主要在头部(特别是颊部)、躯干部的近背鳍区域和腹部腹缘区域。结合栖息环境条件分析,鄱阳湖流域蒙古鲌各地理群体生活水体小环境的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其形态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形态差异  群体  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鄱阳湖流域
【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04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632);;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52ACF60022)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