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叶铃分布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
2018-11-15分类号:S562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为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机采棉冠层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果枝长度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个种植密度D18(18万株/hm~2)和D24(24万株/hm~2),副区设4个施氮量N0(0kg/hm~2)、N170(170kg/hm~2)、N320(320kg/hm~2)和N470(470kg/hm~2)。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与衣分减小,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增大,冠层上、中和下部果枝长度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冠层开度降低,冠层上、中和下部单铃重逐渐降低。同一种植密度下,当种植密度为D18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DIFN、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及果枝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N470>N320>N170>N0,种植密度D24条件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现为N320>N470>N170>N0。D24N320处理虽然较最高籽棉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其增产率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在减少氮肥投入量的同时也减轻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为320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最理想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
【关键词】种植密度 施氮量 机采棉 叶铃分布 产量
【基金】南疆地方品种早中熟棉花配套关键栽培技术研究(2017YFD0101605-0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