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CO_2排放地区分配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8-11-15分类号:X321;F127
【部门】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公平原则,将中国2005~2030年CO_2排放量在地区间进行了分配,并计算各地区CO_2排放余缺,以探讨缺口地区向结余地区购买CO_2排放配额的可行性。采用计量模型估计了各地区CO_2排放量的产出弹性系数,据以模拟测算CO_2排放分配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平均权数时,山东、江苏、山西等经济发达或资源富裕地区所分配到的CO_2排放比重较高,而海南、青海、宁夏等所分配到的较小;测算各地区余缺发现,广东省的结余最多,而山西省的缺口最大; CO_2排放分配对北京、河北、广东等地区的经济影响较大,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长期来看,CO_2排放分配对全国的经济总量将会是一种正向的影响,能够实现减排与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CO2排放 地区分配 经济增长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研究”(TJTJ18-001);;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碳市场发展背景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统计研究”(2016LY77);; 天津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碳市场发展背景下碳排放地区分配及对经济的影响研究”(201810069169)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