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四十年经验与启示
2018-11-13分类号:F276.1;F275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政企不分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萌芽阶段(1949—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时期的探索起步阶段(1978—1992年)、经济改革转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1992—2008年)和全面深化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时期的独立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短期内跨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受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影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亦不断发展演进。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制度需要是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演进的根本动因,阶段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这不同于西方国家历经上百年自然演进而来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渐进式、诱致性变迁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行适当调整,并处理好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制度改革 阶段性 强制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径、产业选择和战略规划研究”(15ZDB1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15BGL043);;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其管理研究”(15JGA0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工业企业成本问题研究”(zgskycxgc2016021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