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海带孢子体、配子体时期附生菌群落结构的比较

2018-11-12分类号:S917.3

【作者】唐隆晨  钟晨辉  林琪  陆振  黄瑞芳  宦忠艳  
【部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海带(Saccharinajaponica)生活史孢子体、配子体不同阶段的附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分析了种海带(S1)、配子体(S2)、幼孢子体(S3)和大孢子体(S4)这4个不同阶段的藻体上附生菌16Sr RNA序列,研究其附生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4个阶段共识别出23门156属共244个操作分类单元(OTU)。从门分类上来说,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海带各阶段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丰度,在S1、S2、S3和S4藻体样本中相对丰度分别达53.0%、94.3%、77.2%和36.7%,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只在S4藻体样本中表现出较高的丰度,为43.8%;从属分类上来说,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在各样本间差异较大,S2、S3和S4样本中相对丰度分别为65.00%、44.88%和25.57%,但在S1样本中仅为0.18%。各样品间附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S1与S4样本相邻聚为一支,S2与S3样本为另一支。S2样本的菌群种类单一且分布不均匀,S1、S3与S4样本细菌种类丰富,但S4样本中菌群间的丰度差异较大。海带的苗种繁育阶段(S2和S3)存在褐藻酸降解菌丰度增加的趋势,孢子体阶段(S4)则具有高丰度的共生型蓝细菌。
【关键词】海带  附生菌  16S rRNA  褐藻酸降解菌  蓝细菌门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50);;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7FJSCZY01);;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5GZY021NF04)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